1994年11月1日,我携带着正在创作的《华清池印谱》,到北京拜见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、西泠印社社长的赵朴初先生。赵老得知我从陕西来,特别高兴,风趣地说:“这个主题选得好呀,华清温泉,千古流芳,我还曾为飞霜殿题过名。你生在那儿,长在那儿,近水楼台先得月,相信你一定能完成!”并强调:“篆刻款式很重要,既是作品内容的验证,又是一幅袖珍式的书法,可别忽视对它的应用!”
2009年8月《华清池印谱》出版,由于一些原因,当时我在款式研究方面探索的技艺还没有完全成熟,因此便没有全面铺开。
2018年春我在制定《金石永寿印谱》设计方案时,计划实施“一印一款”,同时增加了纽饰研究,让其中50枚阴文印再衍生出50枚封泥印,以提升金石篆刻的传播价值和学术内涵。篆刻款式和印章纽饰是通过传拓技艺来表达的,如何掌握其中的“实”与“虚”,则成为这次创作的关键环节。我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实现突破。
一是章料选择异其形、突其状,以彰显多样性。不同款式、不同纽制通过传拓技艺的手工处理,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。这次主题印的章料除以寿山石为主外,还有老挝石、青田石、巴林石、雨花石等,形状有方的、圆的、异形的,有些我还专门做成了古钱币、葫芦样式。大部分都带有纽饰,其状如狮、羊、龟、龙、马、貔貅、麒麟、大象、金蟾、鲤鱼等,形状各异,栩栩如生。印章上的印纽具有独特的工艺特点,蕴含着无数工匠的智慧,或寓意吉祥,或表示幸运,或预示吉庆,与寿的颂词吉语相互映衬,表现出独特的魅力和审美享受,如“耆寿”(见图一)、“彭祖长寿”(见图二)、“寿石榴”(见图三)等,都展示出不同的气象。
图一“耆寿”三面款式
图二“彭祖长寿”圆面款式
图三“寿石榴”单面款式
二是书体选择多其体、求其变,再现丰富性。款式上的文字与印文不同才能有所区别,在实践中我把每枚印章的边款都当作一幅书法作品来创作。若款款都是一个样式,人们就不会再想看下去了。这里重要的是书体的选择,甲骨、金文、小篆、汉篆,或隶书、行书、草书、魏碑,乃至鸟虫书,都有各自的特点和组合方案,笔画的巧妙延展、每款之间的呼应以及与印文的上下连接等,都是取得整体效果的重要因素。如“令德寿岂”印,印文为大篆阳文,款面名称采用阴文隶书,释义“语出《诗经·小雅·蓼萧》任隆并记”用阳文简书。“金石永寿”(见图四)印面大篆方笔阴文,两款面“刻在金石上的寿文化,庚子秋庞任隆”采用阳文二爨体。而“福寿双全”(见图五)和“相逢但祝新正寿”,前者印面为变体阳文,后者印面大篆阴文,两面款式则以汉篆的方笔和尖笔,突出其名,释义则单刀直入,痛快淋漓,一气呵成。
图四“金石永寿”两面款式
图五“福寿双全”两面款式
三是技法选择重其实、承其虚,展示对比性。传拓技艺发端于封泥,是印章款式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,历来都受到篆刻家的重视和采用。在寿文化篆刻实践中,为了取得令人满意的“乌金拓”和“蝉翼拓”水准,每款我都亲自打拓6至8套,从中挑选出最佳的拓片组合,并总结出“款实纽虚,虚实相间”的技法要领。如“江山永固”(见图六)、“千宫之宫”等鲜明的比对效果,成为受观众欢迎的传拓范例。
图六“江山永固”自然虚实面款式
(附图为庞任隆印作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