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大秦指数 产品服务 解决方案 秦鉴拍卖 传习所 高士传 艺评 展览 社友会
 
 
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今天需要怎样的图书馆
日期:2022-09-11  来源:人民日报  作者:欣闻    关注:101226

核心阅读

  近日,上海图书馆东馆启动首次大规模读者公测,邀请市民提前体验。更智慧的图书馆系统、最大程度的空间开放、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……上图东馆以新的面貌和服务适应社会阅读生态的变化,满足大阅读时代更为多元的读者需求,朝智慧复合型图书馆迈进。

  上海图书馆东馆位于浦东新区迎春路、合欢路、锦绣路与世纪大道围合的成片树林中。这是一座乳白色、状如璞玉的建筑,被称为“漂浮在树冠上的玉石”。前不久,上图东馆刚完成公测,开馆在即。

  建筑面积约11.5万平方米的上图东馆是国内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图书馆,地上7层、地下2层。

  走进一楼中庭,读者抬头可见各个楼层、不同功能的开放空间,错落有致。这里采用的是上下贯通的设计,引用了苏州园林“太湖石”的概念。

  登上自动扶梯直达三楼,穿过一排智能书架,就能抵达阅读广场。不少读者坐在这里阅读学习,抬头就能看到窗外一片树林。

  阅读广场中最醒目的存在莫过于艺术家徐冰的艺术品《鸟飞了》。这件作品将英文的字母与汉字的字形相结合,展开的书本中,首先飞出来的是四个字母“B”“I”“R”“D”,接着又经历了字形的变化,逐渐变成繁体的鸟字,到了更远处又变成了鸟的样子,仿佛即将飞出窗外。

  这是一座乳白色、形如璞玉的建筑,远远望去,犹如一块玉石“镶嵌”在城市森林中。

  2017年,作为“十三五”时期上海文化设施建设重大项目,上海图书馆东馆(以下简称“上图东馆”)在浦东正式开工建设,并于2021年竣工。2022年适逢上海图书馆建馆70周年,如今,上图东馆开放在即。

  当下,数字化、全媒体时代呼啸而至,阅读的载体、方式愈加多元,建造大体量实体图书馆的意义何在?今天,我们又需要一座怎样的图书馆?

  公测  读者感受度被摆在首位

  8岁的小读者金芷萱,在“我在东馆”布景板前连蹦带跳,拍下自己与上图东馆的合影。

  8月16日至27日,上图东馆启动首次大规模读者公测,通过最大程度的空间开放、独家定制的打卡路线和丰富多彩的阅读主题活动,邀请市民读者提前体验,为正式开放做好准备。

  已通过竣工验收的图书馆,为何安排公测?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解释,希望通过各种努力“开门办图书馆”,与读者共同打造理想中的城市图书馆。

  上图东馆建筑面积约11.5万平方米,地上7层、地下2层,预计提供读者阅览坐席近6000个,满足每年举办200余场讲座、上千场各类学术活动的读者需求,读者年接待量预计可达400万人次。如此大体量、大规模的公共图书馆,读者感受度必须摆在首位。

  走进上图东馆,中庭采用的是上下贯通的设计,如同太湖石“瘦、漏、透”。站在中庭,抬起头就可以看到各个楼层、各个方向不同功能的阅览空间。

  整座建筑通透、优雅。中庭地面,有由报纸版面抽象而成的艺术作品,呈现出具象文字被时光消解后、留下段落和标点的图景,直观表达文字结构的形式之美。

  长梯径直通往三楼阅读广场。没有选择图书馆惯常的一楼,上图东馆将借阅一体基础服务放置在三楼,这是一片挑高空间的阅读开阔地,斜切立面大窗让读者在美好的风景中阅读。

  “图书馆是城市客厅,我们把最好的城市景象留给读者。”陈超说。此间,艺术装置作品高悬,文字如飞鸟般在窗前绿荫之间定格。

  一切将读者摆在首位,哪怕是一把椅子。上图此前以各种方式让读者参与东馆建设,比如举办家具试用活动。如今,东馆里摆放的桌椅、沙发就吸纳了读者提出的建议。“希望更多读者参与设备调试和服务设计的过程,让东馆越来越接近市民的期待与需求。”陈超说。

  上一代图书馆的空间设计主要解决的是藏书问题。比如,位于淮海中路的上海图书馆老馆舍现有面积8.3万平方米,但真正能让读者直接使用的面积不到2万平方米。如今,上图东馆近80%的空间面向读者开放。

  陈超认为,全媒体、大数据带来阅读新时代,看展览、听讲座乃至音乐、艺术、科技体验都是“大阅读”的表现形式,上图东馆要“通过策展型的阅读服务,提供沉浸式阅读全感官体验”。

  智慧  以新面貌适应阅读生态变化

  有人疑问,在数字化、全媒体时代,为何还要建造如此大体量的实体图书馆?

  “随着阅读生态的整体变化,数字阅读的日益普及,图书馆确实面临着一定的挑战,必须重新梳理、重构自己的服务体系。”陈超坦言,图书馆需要以新的面貌,适应社会阅读生态的变化。

  图书馆不仅是阅读的空间,还是学习、交流、创造的空间。“我们希望重新定义上海图书馆。”陈超说,上图东馆的建设目标,是“全媒体时代的复合型图书馆”“大数据时代的智慧图书馆”。

  在这里,可借阅的图书、可使用的座位、可参与的活动与可利用的空间,都能实现预约,既保证便利性与公平性,也促进了个性化服务。

  以三楼阅读广场为例,公测期间,读者即可精准预约这片区域的数百个阅览座位。记者看到,桌角的电子墨水屏上,正显示着预约二维码与预约状态,“3楼S区10排1号,当前读者,时间段……”

  智能借阅与传统借阅并存。在一旁智能书架侧面的检索屏幕上输入书名,就能快速导航到具体书架和层架。智能追踪技术,让这本书无论被归还至书架何处,都能瞬间被检索到。读者还能体验机器人送书服务,扫码入座后,图书能由特殊的“馆员”——服务机器人送到相应座位。

  看不见的智慧其实更多——

  上图东馆采用新一代智能物流分拣系统,提供多本及单本书的自助归还和自动分拣服务,可实现快速归架并支持24小时全天候流通服务。

  智慧图书馆系统全新上线。这套上图牵头开发的软件系统已全面覆盖浦东新馆与浦西老馆,“用数字化手段激活万千藏书。”陈超说。

  所有实践,为的是“帮助我们满足大阅读时代更为多元的读者需求,朝智慧复合型图书馆走出重要的一步。”陈超说。

  坚守  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促进阅读

有变化,更有坚守。

  公测期间,上图东馆一楼少儿区成为孩子们的乐园。眼下,这里正以“爱丽丝来华百年回顾展”以及“绘本中的中国梦”为开馆主题展陈。一面墙开满了鲜艳的花朵,随着人影的走动不停张开花瓣,孩子们沉浸其中。

  在上图东馆,除了传统的阅读空间,还有一定的活动和展示空间。“我们认为,展览、讲座、活动,只要能通过行为获取知识、信息,就是阅读。当然,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促进阅读。阅读,是图书馆的立身之本。”陈超强调。

  少儿区里,立着一栋美丽的彩色玻璃房子,这是一个华裔艺术家的童年,是一座绘本里的房子。在绘本《爸爸造的房子》中,作者怀念着上世纪30年代上海的家。馆员们用极富童话色彩的彩色“玻璃”,“仿建”了这座房子。展柜里,摆的正是那本绘本。当小读者们走进这间彩色的房子,能看到两间小小阅读室,这是为亲子共读打造的。

  无论外界如何变化、无论形态如何更新,上图都希望通过阅读来开展文化普及、艺术普及、科学普及,同时通过文化艺术和科技普及活动,进一步促进阅读。

  在公测期间,每天至少有一场阅读活动。读者能与“如何让机器人写诗”“世界的阅读者:阅读迷宫”等展览相遇。馆里还设置了一个“古人书房”区域,传统毛笔书写与体验书法的电子互动屏“比邻而居”。“没想到,传统的书写方式明显更受读者欢迎。”上图东馆馆员季中悦说。

  七楼还有一处精品馆,展示上图的镇馆之宝、馆藏特色,包括北魏神龟元年(518年)写本《维摩诘经》、《长短经》宋刻孤本等70件馆藏精品。

  陈超介绍,上图在淮海中路的馆舍将继续提供专业化、研究型的服务,而新落成的东馆更强调阅读空间和各种体验型服务。我们将推动本馆与新落成的东馆在浦江两岸齐头并进,转型成为全媒体时代的新型图书馆。

《人民日报》(2022年09月07日10版)

关于我们 - 联系方式
Copyright © 2024 www.daqinyinshe.com All Rights Reserved
陕ICP备20007593号-2 联系电话:18192709294
大秦印社始终将“专业、保真、诚信”作为宗旨,致力于让艺术融入生活,让收藏投资者能真正体验到“随时随地,快乐收藏”。
陕西大秦印社非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大秦印社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
   
  微信公众号
全程技术支持:陕西昱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